简单介绍几句话简单介绍几句话
仪器型号:日本日立F7000;英国爱丁堡FLS1000;英国爱丁堡FLS980等
测试周期:3-5个工作日
光致发光光谱(PL)
光致发光光谱指物质在光的激励下,电子从价带跃迁至导带并在价带留下空穴;电子和空穴在各自的导带和价带中通过弛豫达到各自未被占据的最低激发态(在本征半导体中即导带底和价带顶),成为准平衡态;准平衡态下的电子和空穴再通过复合发光,形成不同波长光的强度或能量分布的光谱图。
光致发光过程包括荧光发光和磷光发光。 被测的荧光物质在激发光照射下所发出的荧光,经过单色器变成单色荧光后照射于光电倍增管上,由其所发生的光电流经过放大器放大输至记录仪。一个激发,一个发射,采用双单色器系统,可分别测量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
激发光谱EM
固定发射光的波长,改变激发光的波长,记录荧光强度随激发波长的变化。
发射光谱EX
固定激发光的波长,改变发射光的波长,记录荧光强度随发射波长的变化。
三维荧光测试
三维荧光光谱则是由激发波长(y轴))一发射波长(x轴)一荧光强度(z轴)三维坐标所表征的矩阵光谱,也叫总发光光谱 。通常的荧光光谱是荧光强度对发射波长扫描所得的平面图。很显然,三维荧光光谱技术不仅能够获得激发波长与发射波长,同时能够获取变化时的荧光强度信息。三维荧光光谱图一般有三维投影图和等高线荧光光谱图这两种表示方式。
1. 样品要求
粉末材料不少于20毫克,液体材料不少于3ml,块状和薄膜材料长宽介于1-2cm之间。
2. 注意事项
1) 测试需提供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测试范围,如果条件未知或者实际条件不符,可以提供探索条件服务,同时测试费用会增加,届时会有工作人员与您详细沟通;
2) 默认光源为连续可调的氙灯光源;
3) 看样品是否有荧光,对于发光在可见区的样品,最简单直观的:紫外激光灯照或者紫外暗箱照射下看看样品有没有发光;
4) 需对比荧光强度的务必备注一下,同一测试条件下测试对比荧光强度,不同批次测试的样品条件差别较大,无法进行对比;
5) 测光谱都是氙灯激发,测寿命常规选用激光器(常规340/375/450的EPL或EPLED)或微秒灯;
6) 测激发谱需要确认激发扫描范围和发射波长;测发射谱需要确认激发波长和发射扫描范围。测量子产率,需要确认激发波长和扫描范围;做磷光测试需要确认告知激发波长和扫描范围;
7) 寿命测试需要选择具体激发光源和监测波长以及寿命衰减大致时间范围;
8) 三维荧光需要填写激发范围和发射范围,以及激发间隔和发射间隔、狭缝大小(默认激发波长间隔10nm、发射波长间隔5nm,扫描速度 2400nm/min,激发/发射狭缝5nm);
9) 变温测试需要注明测试温度点;
10) 常规的测试范围200-800nm,测试范围超过800nm的话请注明。
首先测紫外吸收光谱得到的峰是该物质的最大吸收; 荧光发射光谱上述得到的最大吸收作为激发波长,会得到一个最大发射峰(可暂时理解为最佳发射); 荧光激发光谱上述得到的最大发射峰作为固定波长,扫描激发光谱,得到一个激发峰(可暂时理解为最佳激发波长)。之所以说是暂时,是因为若要得到较准确的激发、发射峰,需要上述2、3步反复测,直到所得的激发峰、发生峰的位置不变。 就是说,用最大发射波长扫描激发目的就是确定该物质的最佳激发波长。
确定样品有荧光/磷光性能,样品要光激励下能发光,不然所有荧光类测试都没有意义。判断样品是否有荧光,最简单直观的:紫外激光灯照或者紫外暗箱照射下看看样品有没有发光。
测量子产率时,固体样品用硫酸钡作空白样,溶液的样品以溶剂作空白样。所以溶液样品测产率需同时提供溶剂,具体是什么溶剂请备注清楚。变温测试都不接受易挥发、易腐蚀的样品,如高温下有危害性请提前告知。液体样品,一定要备注好溶剂是什么、膨胀系数多大(如果膨胀系数过大,低温下迅速结冰,会撑破比色皿)。需对比荧光强度的务必备注一下,同一测试条件下测试对比荧光强度。一定要先测过光谱的前提下再预约寿命、产率的测试。
每次测试需要都扣除基线,如果是不同批次测试,基线不一样,出来的数据没法对比的。
扫一扫关注微信